數字化時代下的新外貿:人才、管理、平臺缺一不可

自疫情以來,眾多行業遭受打擊,在一片愁云慘淡之中,唯有中國外貿出口連續保持14個月正增長。在不斷增長的大盤數據下,仍有復雜因素影響中小商家利潤空間。
多變貿易環境中,線上化趨勢是發展轉型必然。
在這個背景之下,阿里巴巴國際站成為商家規避風險、轉型升級的最佳選擇。作為全球最大的B2B跨境電商平臺之一,成立22年來,早已成為中國電商的定海神針。
1999年至今,阿里巴巴國際站一直走在行業前沿,革新數字化技術,助力中國外貿企業精細化運營的同時,為企業輸血、造血。
借助平臺能力,抵御環境風險
放眼當下,全球貿易都受到沖擊,也是中國外貿亟待發展的關鍵時刻,阿里巴巴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持續為企業提供服務,助推中國外貿良性發展,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2021年,中國外貿整體數據保持增長,但貿易環境震蕩。外部環境上,人民幣匯率波動,海運費用暴漲,集裝箱“一柜難求”,而內部環境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部分的確限電限產,諸多因素疊加之下,制造業成本飆升,利潤空間被極大壓縮。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貨物貿易的進出口總值是28.33萬億元人民幣。今年一、二、三季度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29.7%、25.2%和15.2%。與此同時,海關總署發言人也提醒道,“當前影響外貿發展的有利、不利因素都比較多。”

困境之中,有部分逆流而上的企業,依然保持著高增長的盈利空間。不難發現,那些賺到錢的企業,在各方面都具備一定優勢。不僅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經營精細化管理,且收集了大批優質人才,具有極佳的避險能力。
頭部玩家天生具有優勢,而牌桌之上,剩下的中小玩家只要借助平臺力量,也能立于不敗之地。
構筑人才地基,解決企業痛點
人才缺失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痛點之一。
不少成立已久的外貿企業,想要跟上時代,轉型升級,苦于沒有相關的人才助力。古有劉備三顧茅廬,足以證明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缺位會導致企業計劃性、執行能力缺少,無法抵抗嚴峻的外貿壓力。
數據顯示,中國外貿專業人才的缺口高達610萬。在數據化運營、客戶運營、選品分析和營銷推廣方面,企業難找合適人才。同時受疫情所限,線下招聘受阻,線上人才篩選效率低下、員工流動性高。
為解決這一痛點,10月27日,阿里巴巴國際站推出“百萬外貿人才計劃”,宣布未來三年攜手2000多所高校,為中國外貿中小企業選拔100萬名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并將跨境電商實訓模擬平臺和相關進階培訓體系向高校和中小企業免費開放。
此前,阿里巴巴國際站還聯合了清華大學發布了首個經過教育部認證的跨境電商人才標準。目前已有547所高校加入該人才培育計劃,近2萬名高校畢業生通過培訓和考試拿到證書并順利就業。
線上化趨勢轉型
疫情以來,多數行業都轉向線上,外貿行業尤其明顯。
無論是B2B還是B2C,外貿企業都在大規模向線上遷移。疫情影響只是助推器,事實上,在疫情之前,貿易線上化趨勢已顯現出來,除去交易便捷之外,各環節的安全性也有所保障。

在數字化上,阿里巴巴一直走在前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曾在采訪時說過,“以阿里巴巴國際站是典型的數字化新外貿跨境電商平臺,對幫助中小企業出海、提升產業和供應鏈效率、增加就業等方面表現明顯。阿里巴巴國際站是在為中小企業造血,幫助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來應對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和個性化需求,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22年的深耕發展,阿里巴巴國際站早已不只是人們印象中的交易撮合平臺,而是首創數字化新外貿,通過數字化展區、數字化跨境支付結算、數字化跨境物流等新技術,打造一套完整的數字化服務貿易體系,賦能企業,提升避險能力。
與此同時,國際站提供的B2B直播、3D逛展等新型技術手段也是一大亮點,為交易雙方提供透明化場景,直接提高成單率。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明確指出,跨境電商是當前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
在國際站的助力下,企業在人才、管理上減少后顧之憂,在產品側發力,有利于提升最核心的制造業技術,帶動外貿產業帶和地方經濟,從而推動外貿數字化轉型發展,創造社會價值。

推薦閱讀

如何用谷歌搜索命令intext,幫助尋找外貿客戶郵箱?


外貿行業怎么尋找客戶


外貿人請收藏:外貿十年,百條經驗總結干貨
